杨氏太极拳的同身尺寸

杨氏太极拳的同身尺寸

吴荫农
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太极拳每一处都有自己的规矩,初练太极拳必须知规矩守规矩,待到懂规矩时自然可以实现不墨守规矩而合于规矩。规是圆矩是方有度无量,太极拳中的“量”是活的,因人而异并无统一的定量标准,这里引出两个同身尺寸的概念,1)脚距,脚趾到脚跟的距离,用于测定两足距离;2)拳距,握拳时拇指侧到小指侧的距离,用于测定两手距离,都是以自身为尺度。我本人身体尺寸(单位cm):身高170,肩宽46,一脚距26、脚面宽10,一拳距10

    以杨式太极拳为例,预备式两脚平行开立,两脚内侧距离为一脚距,此时两脚的外侧恰恰本与自己的肩同宽,(一脚距26+脚面宽10*2=肩宽46),十字手步幅类同。这样站立身体重量竖直地作用在双脚,向左右的分力为零,内应力小内耗小有利放松。在此基础一脚以脚跟为轴外转45°另一脚照直向前迈出,就是弓步的最佳宽度,即弓步的两脚跟内侧距离是一脚距,如此标准第一有利于圆裆开胯落臀松腰,松沉稳便。第二有利于运劲,前腿与后腿平行径直向前其力直达于手,且便于克服两腿歪扭弊端。倒撵猴、赴步也都都取这个标准。马步的间距是三脚距。虚步两脚的间距仍为一脚距,实际上往往略小些。这样的尺度为立身中正支撑八面奠定了宽松坚实的下盘的基础,且外三和恰恰合体。双按掌两拇指间的距离为一拳距并捧圆,恰好能与对方的胸吻合,有利控制对方。搬拦捶两手的间距为一拳距,恰好是控制对方的腕和肘的位置,可见太极拳处处势势有规矩可依。必须充分注意,这仅仅是基础性的要求,在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必须灵活掌握,不可拘泥死法。

在这里介绍一个练习弓步的方法。在地上画两条与自己肩同宽的平行线,双脚平行站立在两线内侧,两脚的间距恰恰一脚距,这就是预备式的立姿,一脚以脚跟为轴向外捻转45°另一脚径直向前迈出脚外侧与线贴合成弓步,依法再上另一步,肌肉有记忆能力,往复练习日久成自然,迈步即合规矩。

0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