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台学员王新成学练杨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

练杨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

2015625日,北京太极大家吴荫秾大师莅临烟台百瑞太极拳社,对我们太极拳爱好者进行指导,短短16天时间,使我们师兄弟们的功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,有的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,在此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。

 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吴大师谆谆教导我们——“拳如其人”,看一人打拳就知此人人品怎样,所以首先心正——才能顶天立地、有一股祥和正气,才能保证立身、中正、安舒,按照太极阴阳、开合运行。按照杨氏太极拳用功五志: 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 《礼记.中庸》来修行,日常以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从中悟道,最根本的是修炼精、气、神——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。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。追求“性命双修”的人生境界。

 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愚以为人生若功德圆满,100岁就很不错了,人生苦短,而我们所拥有的,只是享受时间过程,太极拳可以使我们“舒筋活血、顺气通络、调节阴阳、祛病延年”;若不得要领,则浪费了大好时光,还可造成自身的身体伤害。对此我们师兄弟深有体会,学拳须“入门引路须口授,功夫无息法自修”,但对于我们这些入门虽有几年时间,但凭书及自悟还是没法达到开悟,且有些可能悟的方向错了,可能越练越走偏。吴大师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,减少了时间的浪费,有些地方经一点拨,使我们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,人生遇此即是名师又是明师,真是我们的幸运、福分。

从中悟道杨氏太极拳最大的特点:下盘沉实稳重,神、气充实贯穿整体,大开大合气势磅礴,发力厚重所向披靡,外显大气之象内蕴霸气之威。

 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亚圣孟子曰:“大匠诲人,必以规矩——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。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”。吴老师首先从我们整架子开始,一招一式,按照老谱要求:对揽雀尾、搂膝拗步、倒撵猴、云手、单鞭、单双摆莲等95个动作一一示范、讲解及用意运气路线。

——搂膝拗步:是一个很典型的“人”字形,从头顶沿后背到后脚跟成一条线,俨然是“人”字的一撇,长而有力,弓步的前腿是向后向上用力的,前腿的力径直作用在腰椎,形成是“人”字的一捺。从外形上看,两腿和地面形成三角形,从受力图上看,两脚前后撕撑,两腿用力的作用线在腰椎交汇,呈三角形,完全符合“形曲力直”的原则。无论外观的几何图形还是内在的受力图形看都是三角形,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多边形,从拳照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整个式子就像栽在地下的木桩似的。这就是杨氏太极拳下盘沉实稳重的结构基础。

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:太极拳弓步的前腿是向后向上用力的,绝不是向前用力的,前腿的力径直顶在腰椎上,把腰椎支出去,消除了腰椎的后天生理曲线,腰椎被支顶回复成婴儿状态(近似先天状态)腰胯自然松开,人体被分化成上下两截,上截以神为主导自然升腾,下截以气为主导自然沉降,形成上虚下实的整体态势,这是一种自然态,沉实稳重里蕴含着轻灵升腾的活力。 

“命意源头在腰隙”,腰隙静则合成一太极,腰隙动则分析阴阳,神属阳主升气属阴主降,太极生两仪亦即阴阳也,两仪生四象即四正方应对掤捋挤按四法,四象生八卦即四正方加上四斜角应对掤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,匹配前后左右中五方之位,即进退顾盼定五行恰合十三势。太极拳式式皆以神、气为根本,式式皆透视着深邃的内涵。太极拳要求时时保守中定,中定属土,土生万物,多姿多彩的太极拳由此应运而生,起势则发于中定,收势复归于中定,气定神闲中定稳。势随劲而开阔,劲随意而长远,心意所致气力所及,稳固的下盘能确保拳势大开大合而不失,这就形成了杨氏太极拳舒展大方劲力饱满的特点。杨澄甫的拳势立身中正蹬腿有力直达指尖,不论形体还是内在劲力的运行都是节节贯穿成一线。

——单鞭:形如驾驭马车的车夫,双手握持长柄的大马鞭,抡圆了鞭子抽击出去,双臂用力向前一挣向后一带,鞭稍与鞭杆几乎成一直线,这一刹那间的形态就是太极拳的单鞭式。前臂像抡圆了抽击出去的鞭稍,后臂像掠带的鞭杆,勾手包含了叼钩、锁拿和腕打,双臂必须同时运做同时到位,成一个整体劲,恰似一条大鞭子,故此得名单鞭。设想对方正面来犯,无论何势均可以左臂抽击之,同时右臂可以抓扭及抡锤击之。同时注意运行要点:立身中正,双臂展开两相挣。

 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吴大师还特意教授我们三才桩、混元桩、推手的要领。

     特地讲解了太极拳对膝关节的保养——前腿后蹬(前腿前倾角度小于90度)后腿前蹬的受力步法;保护心脑血管疾病的气行肩井穴下两竖肌肉的向下松沉,使胸中中空,上虚下实的养心血法;尾闾上卷、松腰溜臀、虚领顶劲,腰椎自然拉长,追求婴儿腰般的腰椎保养方法。

教学中,平易近人,严格要求,改正了我们以前的许多毛病,例:前倾、弯腰、鼓肚、偏头脸、后腿不挺、胯根未内涵、运行不转腰、不开胯、没松沉、两胯之间的一脚之宽、脚摆45度位置的重要性等等。所有动作亲自试手,例杨氏太极拳缠拧隐于形的示范,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吴老师亲自喂劲,使我们领略体悟其窥。对于我们的提问,总是不厌其烦,耐心解答。吴老师倾囊相授,只是我们领悟层次及悟性不到,只接收消化讲授的十之三四。深深感到时间太短,以后只能慢慢体悟,今后有机会请大师予以修正。

 

太极拳博大精深,个中三昧,欲罢不能,越品越有味,真乃人生的集大成也。

 

最后非常感谢吴大师的谆谆教诲,其高足王传文老师的倾囊相授,百瑞学校的大力协助,师兄弟们的互相提携。

 

殷切希望吴大师能够尽快出版一本太极拳之作,使广大地太极拳爱好者尽早受益,实现一人之快乐变为亿万人之快乐!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新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2015718

0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